近幾年來,我國減速機企業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了產能,提升了加工工藝水平,整體上我國行星減速機企業的競爭力都有所提升。我國減速機行業在“十五”、“十一五”期間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對機械裝備制造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加大了對減速機企業的自主研發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是因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使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大,減速機的市場需求增多。 “十五、十一五”期間,由于國家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大,特別是基礎建設的投資,使冶金、電力、建筑機械、建筑材料、能源等加快了發展,因此,對減速機的需求也逐步擴大。隨著國家對機械制造業的重視,重大裝備國產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場館建設等工程項目的開工,減速機市場前景看好,整個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尤其是齒輪減速機的增長將會大幅度提高,這與進口設備大多配套采用齒輪減速機有關。因此,業內專家希望企業抓緊開發制造齒輪減速機,尤其是大型硬齒面減速機及中、小功率減速機,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十一五”過去之后,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2011年可謂是行星減速機行業的多事之秋。全球經濟在遭受金融危機的打擊后復蘇的曙光剛剛顯現,歐債危機又令復蘇之路充滿了疑云。迫于不穩定的世界經濟局勢的壓力,人民幣不斷增值,熱錢在大量涌入我國市場后又開始大面積撤離,為我國減速機行業的出口帶來了一定的阻礙。行星減速機的原材料市場——鋼材市場波動幅度大,尤其是在第四季度直接進入了寒冬期,受國家推進環保工作的影響,鋼材的減產使減速機的生產成本提升,大大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率。可以說,2011年是減速機行業發展及其不穩定的一年。 近階段我國齒輪減速機企業主要是小型的企業迅猛增多,齒輪減速機企業的數量的增加并不能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我國齒輪減速機企業依托市場規模擴大所帶來的技術革新和增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而且在十二五期間,金融危機和歐債疑云的滯留也使得世界經濟變得不穩定,為我國齒輪減速機行業出口帶來了一定阻礙,而鋼材等原材料市場的浮動,又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齒輪減速機行業出現重新整合的環境因素。我國現階段對高中端的齒輪減速機的數量與日俱增,但是我國自產的高中端齒輪減速機很少,大量的高端產品被國外進口齒輪減速機占據,我國自產的齒輪減速機很難進入到中高端市場。在這種局勢下,考驗和機遇同時出現,給我們帶來了齒輪減速機企業轉型的深入思索。 從行業內企業發展情況來看,近年來,江蘇省、浙江省的民營企業發展速度很快,已經成為行業中的一支生力軍。此外,山東省淄博地區的減速機廠家也很多。一些發展速度較快的民營企業,在完成了原始積累后,不斷發展壯大。他們緊跟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增強競爭力,他們加大購置檢測設備、實驗設備以及擴大廠房的資金投入,加工能力及技術水平提高很快,同時還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企業已開始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